时间:2017-01-16 08:38 作者: 记者陈志敬通讯员张亚锋 来源: 来源:渭南政法网
1月15日,对于白水县尧禾镇水苏村来说,又是值得记入村史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该村举行的村史发放仪式上,一部200多页,时间跨度290多年,堪称白水县首部公开发放的《水苏村史》面世了,它是该县推进“村史工程”的最新成果。
《水苏村史》内容涉及该村发展建置沿革、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同时还展示了水苏村部分先进人物和部分历史实物照片,记录了该村历史变迁及农业、手工业、乡村文化等。作者侯兴锋是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他自幼喜好文学,担任过村干部,干过企业。从2010年起,他经过收集整理资料、挖掘相关史实,撰写初稿、反复修改,最终成书。
去年以来,在深入推进“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的基础上,白水县又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启动了编唱村歌,编写村史,建设村史馆,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珍惜乡情、留住乡音、记住乡愁,进一步深植全县人民的文化自信。
2016年11月,白水县委宣传部起草发放了《关于做好村史挖掘整理及保护传承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18年6月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完成村史编纂工作。该县成立了村史整理和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分三批分步推进;各镇(办)成立了工作队,确定推进批次,精选基础较好的村同时筹备建设村史馆;村上成立了工作组,确定主要执笔人和参与搜集资料人员,确定编写体例和大纲。一时间,掀起了该县群众编撰村史、挖掘整理村史的热潮。
截至目前,除《水苏村史》外,扶蒙、沟南等五个村的村史也已基本成形,林皋、尧禾、杜康等镇十余村正在整理相关村史资料。西固镇扶蒙村、雷牙镇富卓村还建起了村史馆。尧禾镇、杜康镇正在筹建镇史馆。
上一篇: 白水群众收到“新春礼包”
下一篇: 白水确立苹果产业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