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4 08:14 作者: 来源: 来源:渭南政法网
《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报道三: 白水县“党建+”扶贫模式 引领脱贫摘帽新步伐
分标题:党员带头鼓干劲 脱贫摘帽走上快车道
(记者:闫枫 潘跃 白水台 左琛 艳宁 薛刘博)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冲在前,答疑解惑党员干部随时到。随着白水县“党建+”扶贫模式的持续推进,各级党组织积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企业”和“农户”结对子,壮大特色产业,助推全县走上了脱贫摘帽的快车道。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报道白水县“党建+”扶贫模式,引领脱贫摘帽新步伐今天播出第三集:《党员带头鼓干劲 脱贫摘帽走上快车道 》。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水县以“党建+”扶贫模式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让贫困户和企业结对子,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其中,最早实行这一模式的尧禾镇,截至目前,果园托管面积已经达到了上万亩,参与托管的村党支部也由原先的3个发展到13个。
白水县尧禾镇党委书记 高世龙:“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美华的托管模式。在现有4种托管模式上还要再继续探索,继续扩大。增加一些新的模式,更多的让群众受益,让企业增效。”
现在,“党建+”扶贫模式已经在白水县落地开花,不少村镇也纷纷加入其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在杜康镇和家卓村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里,今年初见成效的大棚草莓长势正旺,即将迎来新一期的采摘季,和家卓村老党员马小虎正忙着指导种植户草莓管理要点。
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村民 石小强:“每天来通知我们干啥,我们都干啥,不干啥都不行,他是为了我们大棚的收入,去年我增收了8千多块钱,在他的带领下我的收入很不错。”
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党员 马小虎:“群众通过打工,年底分红大约就是3万块钱以上。”
产业链条延伸到哪,党支部工作就跟到哪。除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外,杜康镇和家卓村还通过“党建+”扶贫模式在白水县率先成立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党组织牵线搭台,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已新建大棚10座,发展无公害水果和蔬菜种植,并开发了纯手工红薯粉等多个特色农产品,仅2019年春节期间,和家卓村就销售特色农产品5800余箱,增收60万余元,直接带动30余名群众增收9万余元。
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党总支副支书 马亚军:“我们是通过支部+基地经济+园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使全村62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大概近万元。”
在“党建+”扶贫模式的带动下,白水县脱贫攻坚工作走上了脱贫摘帽的快车道,全县已有940余名基层党员加入其中,助推产业扶贫。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7389户、25144人降至3002户8568人。
白水县组织部副部长 李红兵:“2019年,白水县将统筹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集中攻坚深度贫困村发展难题,计划脱贫1858户6500人,8个村实现脱贫,确保年内实现整县脱贫。”
上一篇: 白水县规范涉农经营市场
下一篇: 白水县积极抗旱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