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5 09:24 作者: 记者 魏宝宝 来源:渭南日报
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白水县,以“中国苹果之乡”闻名遐迩。如今,这片土地上正进行一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变革——依托苏陕协作机制,白水高新区建成西北地区首个智慧农机产业基地,通过引进智能化装备、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苹果产业注入数字化动能。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白水苹果的生产模式,成为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更开辟出一条以特色农业为代表的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
苹果产业瓶颈催生智慧转型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白水苹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年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8月22日,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公布了2025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白水苹果”品牌价值67.5亿元,位居第14位。作为全国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白水县拥有127家涉果企业(含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能力超2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10亿元。苹果产业被誉为白水的“首位产业”,不仅关乎农民生计,更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然而,在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白水苹果面临的从业人员老龄化、机械化水平低、人力成本逐年攀升等行业痛点逐渐显现,白水苹果产业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新一轮的变革开始酝酿。与此同时,涉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大量涌现,果园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开启了白水苹果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之路,为智能机械在白水苹果产业链条上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此外,国家层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对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工作的布局擘画,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等,也为白水苹果产业机械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破局往往在一念之间。白水县委、县政府敏锐捕捉到农机智能化趋势与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点,2024年盘活闲置资源——某企业苹果仓储、冷链、包装厂房,依托苏陕协作平台和白水高新区,投资1300万元启动实施了陕西智慧农机产业基地项目,升级改造原有厂房、拓宽道路、绿化亮化园区等,为招引智慧农机企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并对园区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位,旨在破解三大核心诉求:一是降低高强度劳动依赖,二是实现精准化作业管理,三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智慧农机产业集群应时崛起
“我们企业过来,主要是看到白水丰富的果业资源。”渭南君创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杰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进驻园区以来,我们已经销售了60台农机,预计年内突破100台。”渭南君创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无锡卡尔曼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天空地”一体化北斗卫星高精度导航定位与自动化驱动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最大特色是依托北斗导航等开发的无人驾驶系统。“从手机APP上把地图做好,然后把机器放进果园,种植户就不用管了。除草、喷药等都可以实现24小时作业。”臧杰说。
米恩之(陕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桑普农机(常州)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也是其立足白水、辐射西北,精准对接苹果主产区的重要布局。米恩之(陕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围绕果园作业的“耕、管、收、储”四大关键环节,推出了30多款智能农机产品。“果园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传统农机驱动方式产生尾气、噪音等,对果农身体有伤害,我们的产品就是要解决这一‘痛点’。”米恩之(陕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峰说,他们的产品主要采用电能作为驱动方式,更为绿色环保,契合了绿色发展理念。
今年8月,陕西苏秦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入驻陕西智慧农机产业基地,计划建设2条果园机械设备研发生产线。该公司总经理葛烨告诉记者,当前公司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生产线安装工作,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个至50个。这是第一家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链条均在该基地内完成的企业,为后续其他企业入驻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陕西智慧农机产业基地还招引了陕西新协田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羲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渭河智造包装有限公司等农机制造企业,产品覆盖了果园农机、选果线、包装耗材机械等苹果全产业链条。
为了加大智慧农机推广力度,从2024年开始,白水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购置果园机械,并将农机所有权确权到每个镇(办)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引入社会化服务企业负责农机的日常作业与养护,为农户和村集体提供全方位的机械化社会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机购置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维修保养难等问题。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既让这些企业“留得住”“有发展”,也让白水苹果产业发展有了新的动能。
科技赋能带来苹果产业革命
8月中下旬,白水早熟苹果大量上市,果园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矮砧密植、宽行窄株的新型种植模式,为除草机、旋耕机、喷药机等机械的应用提供了便利,原来20个人一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一台机器就可以搞定;手机APP一端连接着智能水肥系统,一端连接着苹果树下铺设的滴灌管道,手指一点就能精准控制用水量和施肥量,肥料利用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70%以上。
而在果园外的一些加工车间,智慧农机同样有着用武之地。陕投苹果白水集散加工交易服务中心引进的白水县首台AI智能四通道选果线,每天分选量可达100吨,是人工分选效率的数十倍,且分选精确度可达98%;白水兴华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苹果脱水膨化产品生产线,借助低温干燥技术将鲜果转化为高附加值零食原料。
如今,智慧农机已应用于白水苹果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效率的几何级增长、质量管控的精准跃升和联农带农的共赢格局。
“过去人工冬剪需要搭梯攀爬,一个人一天只能修剪5棵树。现在使用升降作业平台,配合专业团队协作,一天能完成30亩果园修剪。”白水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秋芳介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作业窗口期的突破,比如在高温天气,果农可以使用机器代替人工完成除草工作。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当苹果的全生长周期有科技加持,苹果的优果率和标准化便会大大提升。通过部署田间传感器网络,果农得以动态监测果树生长状态。当系统检测到某区域pH值和养分异常时,便会自动触发配方施肥指令;遇到病虫害预警阈值或者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会将相关数据反馈到果农手机APP上,为果农提供决策参考。
随着智慧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大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联农带农的共赢格局逐渐稳固。白水四季香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目前拥有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乘坐式割草机、履带式智能除草机、履带式开沟施肥一体机等多种智能化农机设备和一支20余人的社会化服务队伍,为白水及周边果农提供嫁接、修剪和果园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工作,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白水苹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智慧农机不是对传统苹果种植方式的替代,而是通过改变种植方式,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当履带式开沟施肥一体机轰鸣着划过黄土地,当无人机群在果树间穿梭巡防,传统苹果产业正焕发新生机。在这片承载着四圣文化的土地上,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苹果种植智慧碰撞出璀璨火花,诠释着白水县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编辑:王倩
上一篇: 白水法院举行“快乐健身走”比赛(组图)
下一篇: 白水智慧农机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